检验科室内质量控制
韩骏飞2016121
1、目的检测、控制本实验室测定工作的精密度,并检测其准确度的改变,提高常规测定工作的批间、批内标本检测结果的一致性。
2、开展室内质控前的准备工作21、培训实验室工作人员22、建立标准操作规程23、仪器的检定与校对测定临床样本的仪器要按一定要求进行校准,校准时要选择合适的(配套的)标准品;如有可能,校准品应能溯源到参考方法或和参考物质;对不同的分析项目要根据其特性确立各自的校准频度。24、质控品的选择选用与与仪器配套的质控物或商品质控物。25、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质控品应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方法保存、操作,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冻干血浆的复溶要确保所用溶剂的质量;复溶时所加溶剂的量要准确,并尽量保持每次加入量的一致性;复溶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溶解,切忌剧烈振摇;
f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
3、质量目标不同的项目由于其检测原理、检测方法、仪器以及试剂等因素的不同,其变异系数的设定也不同,具体可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改法案(CLIA88)能力比对检验PT的评价限(TEa)并结合科室内部实际情况而定。
4、室内质控的实际操作41、设定靶值,因全血质控品和凝血质控品稳定性和有效期较短,采用下述述方法设定靶值。在34天内,每天分析每水平质控品34瓶,每瓶进行23次重复。收集数据后,计算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数据进行异常值检验。如果发现异常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靶值。42、设定控制限标准差的设定: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以前的标准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控制限的设定:控制限通常是以标准差的2倍表示(均值±2s),但CV≤12TEa。43、更换质控品拟更换新批号的质控品时,应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