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国民办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政策
[摘要]文章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审视民办教育发展的目的与意义,从《民办教育促进法》分析民办教育发展的问题与政策。同时,对家族制、集团制、国有民办制的办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最后论述了促进民办教育如何从边缘到主流的发展思路。[关键词]民办教育公平与效率办学模式政策建议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08年4月的《教育统计报告》显示:2007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952万所(不含民办培训机构223万所),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达258350万人。其中民办幼儿园77616所,在园儿童86875万人;民办普通小学5798所,在校生44879万人;民办普通初中4482所,在校生41255万人;民办职业初中6所,在校生2250人;民办普通高中3101所,在校生24596万人;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958所,在校生25754万人,另有非学历教育学生2934万人;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其中本科生2112万人,专科生141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236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其中本科生16568万人,专科生2094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各类注册学生8734万人。可见,民办教育在我国已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规模,并逐渐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一、从公平与效率角度审视民办教育发展的目的与意义
1从公平角度审视民办教育发展的目的与意义。教育公平是政府为公民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和平等质量,让每个人都具有基本知识和技能,都获得基本的就业能力和就业机会,从而建立和谐的社会劳动关系。发展民办教育,对促进教育公平有重要意义。其一,可以引进民间资本,为整个社会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其二,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并为高收入阶层的子女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其三,可以引进民间资本,节省国家的公共资源,从而为更多的贫困弱势人群提供教育,有利于扩大教育公平。2从效率角度审视民办教育发展的目的与意义。教育效率是教育的投入和产出之比,一般认为,使同等产出的条件下投入最少,或者是同等投入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就是有效率的。发展民办教育,对提高教育效率有重要意义。其一,提高教育的生产效率。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公平竞争,有利于
f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也有利于调动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从而提高公立学校的效率和质量。其二,提高教育的配置效率。发展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