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知识
超高频RFID技术具有能一次性读取多个标签、穿透性强、可多次读写、数据的记忆容量大,无源电子标签成本低,体积小,使用方便,可靠性和寿命高等特点,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超高频RFID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防碰撞算法、低功耗芯片设计、UHF电子标签天线设计、测试认证等方面。国内在超高频自动识别技术研发上滞后国际23年,虽形成一批专利技术,但数量较少。以下简要介绍这些技术在中国申请,并已经公开或授权的相关专利。1、防碰撞算法A
tiCollisio
Algorithm1深圳市当代通信技术有限公司2007年2月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101013465涉及一种超高频远距离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多标签防碰撞算法,该算法是根据标签返回数据碰撞的情况,动态调整Q值,其包括如下步骤:a、预设Q值为0~15b、读写器发QUERY查询命令并接收标签返回c、读写器发送2的Q次方个QUERYREP查询应答命令d、经过步骤a、b、c后,碰撞计数为0,则标签读取过程结束如果碰撞次数不为0,则根据碰撞次数确定下一次QUERY命令的Q值,重复步骤a、b、c。动态Q值通过如下方法确定:a、估算标签的数量值b、根据标签数量的估算值和计算概率的幂和幂指数运算,求其以2为底的指数,即为新的Q值。该发明可实现超高频远距离自动识别系统中的多标签的无遗漏完全读取,并且具有较高的读取效率。2复旦大学2007年12月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101183422,公开了一种结合BitSlot和IDSlot的随机型防碰撞算法。首先,标签随机选择一个slot反馈1位确认指令,
f所有标签的返回信息组成一串长度为L的bit串,读写器在消除空时隙后发送Lc0个QueryRep指令,标签在与时隙计数器相对应的时隙里反馈自己的ID码,读写器根据收到的ID码判断是否产生碰撞读写器识别标签并统计碰撞时隙个数、成功时隙个数如果标签没有被识别完毕,读写器再开启下一帧继续识别标签,直到所有标签被识别完毕。该发明采用Bitslot的方法降低空时隙的时间开销,同时使用较短的QueryRep指令代替BitSlot中较长的“独1码”确认指令,可以有效地提高多标签识别速度。3上海复旦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8月申请的中国发明专利CN1591041,公开了高频射频识别系统防碰撞的识别方法,该系统包含一个阅读器和至少一个应答器,其特征在于,使用特定形式的无线信号在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该无线信号由逻辑信号部分和时隙部分组成,逻辑信号部分用于传送阅读器给应答器的各种命令或信息,时隙部分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