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的“云”幸福
近年来,国家对乡村学校教育十分重视,不仅加大了学校硬件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而且在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和生活条件等方面也出台了一系列倾斜政策。我之前在乡村学校工作过,因而亲身体验过乡村教师的艰苦生活。那个时代,在乡村工作感受就两个字:苦和差。一是生活条件差,住宿、饮食、取暖、交通等方面的条件确实差。如果在一所没有大灶的学校工作,一日三餐还是自己动手做饭,有些山区学校买菜难,饮水更困难。回家上班都是骑自行车。二是工作环境差。学校校舍破旧有短缺,有些学校的窗户没玻璃,冬季取暖买不起煤,就是买得起,因为交通不便,煤也拉不到学校门口。老师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几个教师挤在一间房子里办公。不要说有网络,连一台电脑、打印机也没有。这次到华池县乡镇各中小学去做宣讲活动,让我有机会零距离了解乡村教师的生活与工作状况。十多天的所见所闻,让我彻底改变了心中保留下来的对乡村学校和教师的一切印象。当下华池县乡村学校和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用“天翻地覆”“焕然一新”“别具一格”这些词来形容都不为过。所有的乡村中学都建有教学楼、宿舍楼、餐饮楼,还有些学校建有周转房,都配备了先进的现代化的电子教学和办公设备,所有的校园都达到了绿化、硬化、美化。大多数学校自己有锅楼或与乡镇统一有取暖锅楼,因而解决了冬季取暖难的问题。所有小学都办起了食堂,为师生提供饭菜,学生享受国家营养餐,教师每日吃饭虽然要自掏腰包,但不用自己去做,也很方便。大多数中小学都建有教学楼,就是平房也是新建的。绿化、硬化、美化也是一流的。所有乡镇、村组都修通了二、三级柏油路,交通顺畅便利。这是当下乡村学校优越的硬件带给乡村教师生活和工作上带来的幸福,而另一个现象是,一所所拥有宽敞的教室、漂亮的校园、设施现代化的学校,却没有充足的生源。有些九年制学校,大楼建有两三幢,甚至三四幢,而九个年级的学生不足300名。有些小学建有三层教学楼,十几间教室,全校却仅有9名学生。还有一个乡镇全乡只有43名学生。有几个乡镇中心小学,学生也不足100名。由于学生少,所以,乡村教师的工作量与县城学校的教师相比就少之又少了。他们每天批阅的作业多的不过40本,少的只有三五本,甚至一两本。而国家近年来,为了让更多的优秀教师到乡村去从教,给乡村教师提高待遇、发放津贴补助。还实行城乡教师对口交流等帮扶计划。其目的就是让乡村学校拥有优秀的
f教师队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