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的、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机制。(四)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目前,在庞大的会计从业人员队伍中,还存在着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和各方面综合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在某些物质利益的诱导下,丧失了会计人员从业的基本原则,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弄虚作假,损害企业的利益的现象,导致会计监督长期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五现有的会计监督手段、方法不适应现代经济生活的要求当前,企业会计监督的手段和方法主要集中于事后稽核和会计检查阶段,这种监督手段已不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要求。会计检查主要针对企业财务会计结果的监督,或者是检查处理已发现的严重问题,而在稽核中也是定性检查多、定量检查少,工作缺乏规范,对会计行为的过程缺乏有效制约。三、完善会计监督机制的对策针对会计监督职能弱化的具体原因,笔者认为,完善会计监督职能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快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完善会计法律体系,为会计监督提供法律保障在会计法律建设方面,应充实和完善以《会计法》为龙头的一整套会计法规体系,制定《会计法》实施细则,明确违法处罚的定量、定性标准,加强会计监督的“刚性”;同时,对会计人员职责条例、会计工作规范等会计法规要加以修改完善;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和准则,满足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需要;从制度上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职责和权限;加强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加大处罚和执行力度,对违规违纪的企业及其连带责任人给予处罚;大力宣传财经法规,使绝大多数公众了解、掌握国家的有关法规,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氛围;各单位领导要带头执行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做懂法、守法的表率。(二)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企业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明确企业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作为企业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负责,应当保证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这样就加强了企业负责人为企业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的地位,为会计从业人员明确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保障。为了适应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要求,企业负责人作为会计责任主体,还必
f须要懂管理、懂业务、懂财务、懂会计,熟悉有关经济法规,对自己负责,对企业负责,对法律负责。三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会计监督的主体之一是会计人员,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