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有效策略摘要: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的体现。养成教育也是学校德育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使其终身受用。通过制度明养成、榜样激养成、文化育养成、家校促养成、量化督养成、活动促养成、点滴筑养成可提高养成教育的有效性。关键词:小学生、养成教育、有效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了这样一句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养习于童蒙”的思想,大教育家孔子还提出了“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对儿童的养成教育产生了经久不衰的影响。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对于模仿性、塑造性极强的小学生来说,这一阶段更是养成教育的黄金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使其终身受益。一、制度明养成“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充分说明了制度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对于大多小学生来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不知道那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因此,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明确他们良好习惯
1
f养成就非常有必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的最基本的要求,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小学生文明礼貌教育和行为训练,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结合实际学习和理解就有助于小学生各方面良好习惯的养成。班主任有必要与班委制定《班级公约》等制度,通过制度来约束他们不好的习惯,在不断的约束中督促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要让全班学生明确在这一阶段、这一学期、这一学年该达到的养成目标,结合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相对地,针对个体差异,对个别表现较差的学生提出更为具体的容易做到的近期目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二、榜样激养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无处不在,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榜样和学生身边的榜样来激励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1、教材中的榜样重在挖掘。作为思想性较重的语文教材,这方面的榜样不胜枚举,如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们通过阅读自己亲自来感悟榜样的力量,从而以达到激励他们良好习惯养成的目的。2、身边的榜样重在发现。身边的榜样无处不在,只是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