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可以向家长提出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学生的要求。但从我们担负主要教育责任的学校和老师来说,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增强正面教育的攻势,抵制社会和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影响(社会和家庭教育的主流和学校是一致的,要抵制的是其消极面),争取社会和家庭教育的正面配合。我们在教育学生时,不能只管三尺门里,不管三尺门外,不但要对其在校的学习、生活提出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23
f精品文档严格要求,而且对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表现也要十分重视。应该要求他们作到“三好”,不但在校作个好学生,还要在家作个好孩子,在社会上作个好少年(好儿童、好青年)。
要作到这一点也并不难,无须另搞一套,只要认真全面地贯彻落实两个规范就行。因为在《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20条中,主要属于在校表现的有6条(第1、第10-l4条),属于家庭表现的有3条(第4、8、15条),属于社会表现的有8条(第5-7、16-20条),另有3条(第2、3、9条)则三方面兼而有之。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40条中,主要属于在校表现的有12条(第1、2、11、12、17-24条),属于家庭表现的有8条(第25-32条)属于社会表现的有18条(第510、13-16、33-40条),第3、4两条则家庭、社会兼而有之。总体来看,两个规范中属于社会和家庭表现的条目占了大多数。只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教育时,突破校园、课堂这个小圈子,与社会和家庭的正面教育紧密配合,对学生明确提出“三好”要求,并经常检查其在家庭和社会的实际表现。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全面落实日常行为规范,使其品德、性格、思想意识和实际行为时时处处表里如一,真正成为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上的好少年,成为党的事业的可靠接班人。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33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