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小时,火电设备利用小时由2005年的5865小时下降到2009年的4865
f小时,基本扭转了“十五”末期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
电源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积极发展水电、核电、风电等绿色发电,加大小火电机组关停力度,加快水电、煤电等大型电源基地的开发建设,电源结构和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绿色发电比重进一步提高。在2010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95亿千瓦中,煤电占总容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728,下降到2010年的68,风电装机容量连续五年翻倍增长,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包括水电、核电以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在内的绿色发电装机容量所占比重由2005年的242,上升到2010年的267。2010年绿色能源发电量将达到8800亿千瓦时,比2005年4600亿千瓦时增加91,绿色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重由2005年的185上升到2010年的211。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稳步提高。落实国家“上大压小”政策,加快小火电机组关停,“十一五”期间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超过7000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国家“十一五”关停小火电机组5000万千瓦任务。2009年底,全国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比重达到652,建成投产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21台成为世界拥有超超临界机组最多的国家,火电平均单机容量由2005年的568万千瓦提高到2010年的105万千瓦。地区布局进一步优化。西部和北部能源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
f东部沿海地区发电装机增速下降。“十一五”前四年,能源资源丰富的西北、华中、华北地区的装机容量分别增长了63、45、42,华东地区仅增长24,电源地区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
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明显提高
特高压、跨大区电网、区域和省级电网主网架、城乡配电网建设统筹推进,电网结构得到改善,电网资源配置能力不足和“卡脖子”问题得到缓解,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
跨大区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建设和投产了西北华中直流背靠背联网、东北华北直流背靠背联网、四川德阳~陕西宝鸡±500千伏直流、宁夏东部~山东±660千伏直流、内蒙呼盟~辽宁±500千伏直流、新疆与西北750千伏联网等一批跨区电网工程。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取得重大突破,晋东南~湖北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顺利投产,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超过一年,云南广东、四川向家坝上海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投产,四川锦屏~(江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开工建设。2009年底,全国跨区电力交换能力超过2500万千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