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创业者创业门槛,其中创业咖啡馆类型的众创空间可谓是将降低门槛的特点展示的淋漓尽致,例如3W咖啡、车库咖啡等。在这些咖啡馆中,创业者只需每人每天点一杯咖啡就可以在这里享用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而且创业者在这里会遇到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资源,学习到不同的知识,这些都是免费开放的。关键词三:遍地开花2015年上半年,我国较有规模的众创空间不足20家,而随着国
f家及地方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以及“双创”热潮的席卷,如今已有超过16万家众创空间在全国各地“开花”。这些众创空间不仅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创业热情高涨的城市出现,在嘉兴、扬州等一些二三线城市也开始兴起。各地还设立了短期内众创空间发展的数量目标。如天津实施众创空间示范工程建设,目标到2016年,全市每所普通本科高校、独立设置的高职学院、独立学院至少建设1个众创空间,各区县、滨海新区各功能区至少建设3至4个众创空间,全市众创空间超过100个;到2020年,苏州市将打造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超过300家,其中,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众创空间超过100家;还有到2020年,重庆将建100个“众创空间”,更便捷地将创业者的点子和创意转化为创业实践,培养一大批文化创意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所以相信在未来的一到两年里,众创空间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在众创空间遍地开花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点隐忧,这些一哄而上的众创空间中不乏存在一些跟风者希望借政策的春风投机获利,它们的跟风营造出一派创业繁荣的假象,无法真正的为创业者的成长助力,甚至会成为创业者成长路上的绊脚石。关键词四:同质化随着众创空间以井喷之势的增长,同质化现象已经逐渐成为了行业的痛点。一方面,同质化现象体现在于众创空间提供的服务类型同质化,比如提供工商注册、企业培训、办公服务等,几乎成为了所有众创空间的“标配”,甚至有些众创空间的商业模式、运营理念都如出
f一辙。如何可以独树一帜,找到自己特有的运营模式成为众创空间创始人亟待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众创空间的核心在于通过一定的机制挖掘到好的项目,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众创空间吸引到的项目都是一些APP开发或是O2O运营,在项目类型上存在着许多雷同,创新项目并没有那么多,项目的同质化致使很多众创空间缺乏核心竞争力。同质化现象将成为众创空间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蜂拥而至的众创空间中,只有做到去同质化才能经受的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