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类设有正常照明、应急照明、疏散指示照明,在值班室、楼梯间、走道处设有应急照明,各安全出口处设有出口安全标志灯。光源选择:先用日光灯,应急疏散指示灯选用带蓄电池应急灯具。62给排水:本工程包括的系统: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621给水设计:6211水源:县医院现有水源。6212用水量:根据项目的功能,本项目用水量主要为生活用水和医疗用水。经测算,最高日综合生活水用量为90立方米每天。6213给水系统:楼内生活、医疗用水由院内管网直接供给,接口处距拟建急救指挥中心50米。给水管采用PPR三型聚丙管,热熔连接。
13
f622排水设计:本项目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合流制。急救指挥中心内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往院内现有的医用污水池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污水管。建筑物屋顶雨水由室外落水管排向地面后与其它雨水排入城市雨水管网。室内排水管采用钢筋砼管DN200,连接管长度50米。63采暖、通风及呼叫系统:631采暖:6311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下供下回双管同程式热水采暖系统,供回水二管敷设在地沟。散热设备:散热器选用铸铁国标760型散热器,工作压力05Mpa6312热源:医院供暖就近接入县城集中供热,暖气管道距拟建急救指挥中心50米,接入县城集中供热管网。632通风:拟建急救指挥中心设置机械通风设施,以保证室内空气流畅、清新,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633住处呼叫系统随着目前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及远程医疗系统正在广泛应用,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和完善的急救呼叫系统,使急救指挥中心信息联络上下通达,加快急救指挥反应处置能力,提高急诊抢救效率。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星型布线方式,并具有开放系统支持电话及各种计算机数据系统,采用光缆和铜缆组网。
14
f第七章
环境保护措施
7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改扩建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72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施工期间对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噪声和粉尘。为减少噪声和扬尘,施工现场采用隔声设备和防声用具,隔离较强的噪声。同时,对建筑材料的车辆用帆布覆盖,对附件的道路经常洒水,并合理调度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73绿化、地坪:根据建筑物的特点设置100平方米绿化草坪。根据项目地区的气象条件,设计时要求建筑物的朝向、间距、自然通风和院区绿化达到最佳程度,除了道路和建筑占地外,尽可能布置园林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