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甘肃省武威第五中学高中语文归去来兮辞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使用时间:20148【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切实掌握课文中的文言语法现象。2、过程和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朗读,认真体会“辞”的风格韵味。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借鉴历史,提高修养。【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1、课前反复阅读课文,做好标记勾画,结合背景介绍,理解文意。2、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导学过程】一、课前积累1、了解作家作品及故事背景(详见《配套练习册》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2、历代名家评陶渊明苏轼: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陶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有九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东坡诗话录》)朱熹: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东坡乃篇篇句句依韵而和之,虽其高才似不费力,然已失其自然之趣矣。(《朱子文集》)姜夔:陶渊明天资既高,趣诣又远,故其诗散而庄,澹而腴,断不容作邯郸步也。(《白石道人诗说》)3、历代名家评《归去来兮辞》欧阳公言两晋无文章,幸独有此篇耳。然其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其尤怨切蹙之病云。(〔宋〕朱熹《楚辞后语》)吾尝怪陶渊明作《归去来》,托兴超然,庄、骚不能过矣。(〔宋〕汪藻《信州郑固道侍郎寓屋记》)论古今人物风流,惟两晋为盛,故发之文章,神思自然飘逸。如陶元亮《归去来辞》,于举业虽不甚亲切。观其词义,潇洒夷旷,无一点风尘俗态。两晋文章,此其杰然者。(〔明〕归有光《文章指南》仁集)《离骚》不必学《三百篇》,《归去来辞》不必学《骚》,而皆有其独至处,固知真古自与摹古异也。(〔清〕刘熙载《艺概赋概》)素怀洒落,逸气流行,字字寰中,字字尘外。于官曰“归去”,于家曰“归来”,故曰“归去来”。(〔清〕毛庆蕃评选《古文学条》卷二十六)《归去来兮辞》写生归田园,《自祭文》写死归黄土陌,机杼仿佛。(钱钟书《管锥编》卷四)4、关于“辞”
f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它有如下的体裁特点:(1)四句一节,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稍作停顿。(2)六字句为主,都按三拍读。例如:(3)四字句五字句,读时节奏自当变化。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间的一种文体。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