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词,运用叠词,写月光时时照进黑暗的居室,与下句的“故故”相对,使语言表达更富有韵律美。③“夜久”极言时间之久远,烘托了诗人因忧虑时局动荡、国事艰难以及思念亲人而老泪纵横、夜不成寐的感人形象。(2008广东卷)5、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木芙蓉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24
f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1)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答案】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在秋天冒着霜雪开放的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2)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答案】前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开在小池的南边,不必像桃李一样,凭借东风才能开放,即便是在雨后霜前也一样开得鲜艳。作者颇有以木芙蓉自喻之意。后一首诗中的木芙蓉冒着微寒,在秋天孤单地开放,虽然艰辛,但它仍向霜神致意,不惧寒冷侵袭,不会像一般花朵那样,动不动就是一副可怜相。突出了木芙蓉在困境中的坚强。【解析】两首诗并考,诗中所写事物往往相同或相近,而表达的感情、思想,所运用的表达手法则往往有别。分析时注意区别异同。这两首诗都写“木芙蓉”,这是同;情感一明一暗,这是异。分析时,特别注意对“青女”的注释,否则不容易把握诗的旨趣。(2007广东卷新课标)6、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答案】清秋日暮月初白落叶流萤孤灯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答案】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多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籁地“数”起了孤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2006广东卷)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谭敬昭江上青山山外江,远帆片片点归艘。横空老鹤南飞云,带得钟声到海幢。注:①艘:小船。②海幢,即海幢寺(1)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答案】晚:归艘钟声望:江、青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