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考点梳理散文阅读
关口提示【考纲知识精解读】散文是济宁市中考文学作品阅读的重点考查文体,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等都是中考经常选用的文体。文章出自名家,内容涉及对乡土文化文明的思考、历史人物的怀念、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感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与讴歌等。根据散文的文体特点,中考常以下列内容为考查点:①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②文中重点语句的理解;③文章的思路、结构、语言;④作者的思想、情感;⑤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关口金题【中考金题速传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彩色的荒漠雷抒雁
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照耀着这一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咝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有删节)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油田公路,像一支黑亮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举世闻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博弈。我们来到这里时,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进发。这条路将劈开塔克拉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景,另一幅图画,另一样色彩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