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规划强调全方位、全过程的村民参与,使规划成果真正转变为“村规民约”。同时重点开展“规划工作坊”,设立“助村规划师”制度。规划师向村民展示易看懂的图片,用粤语讲解规划方案,听取和记录村民的意见,并及时反馈到规划成果中。在规划成果中还加入“村民参与报告”,进一步把村民的意愿体现在规划当中。3、村民自治的规划实施手段。村民建房问题是村庄规划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红山村主要通过村民自治的方式解决该问题。针对宅基地紧张的问题,规划提出集中建设农民公寓,为村民建房需求提供出路。红山村的做法适合距离市区较远,土地价值相对较低的乡村地区村庄。4、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随着特色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红山村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山区特有的山水森涧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村容村貌有了很大的改变。红山村的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已初具规模,近年已建成深谷旅游区、乡村酒店、绿道和农家乐等旅游设施。三、规划内容1、用地布局规划:按照《广州市花都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建设用地指标和图斑进行规划,结合村庄发展思路,村庄建设用地布局按照现有用地格局并新增产业用地等,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规划新增的建设用地为新村用地、旅游服务用地等。到2020年村建设用地面积2578公顷。2、村民住房建设规划:红山村的分户准则是结婚分户。采用2020年规划户籍人口数现状户均人口的方法估算2020户数,到2020年,人口户数为310户。按照《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2012年6月),每户建筑面积不超过280平方米。规划建议村民上楼,建设多层村民公寓,落实《广州市花都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3CI01、03CI02、03CI03规划管理单元》2012年,在村委会南侧规划两处新村用地,面积156公顷。用于建设六层的村民公寓。根据《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试行)》2012,本次规划旧村村民住宅每户住宅建筑基底面积控制在80平方米以内,建筑面积控制在280平方米内。新村建设采用多层村民公寓,鼓励村民上楼,集约生活用地。旧村改造建筑层数应当不超过3层半,根据功能需要可以增设梯间,3层部分建筑高度应当不大于11米,设梯间的建筑高度应当不大于14米。鼓励采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用坡屋顶,主要朝向的建筑间距宜不小于08H且不小于8米,次要朝向的建筑间距宜不小于4米,且应满足消防安全的要求。对因用地指标或建设现状等客观条件限制确实不能满足上述间距要求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