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关键工艺流程简介doc8页
部门:xxx时间:xxx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f
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关键工艺
f表面化学处理目的:※去除硅片表面由于切割而产生的机械损伤层,正反二表面各约10m;※在硅片表面形成尖峰高度3~6m四方锥体绒面,间接增加电池对入射太阳光的吸收;※清除硅片表面的油污和重金属离子等杂质;绒面形成方法:
酸腐蚀与碱腐蚀,本生产线单晶采用碱腐蚀,多晶采用酸腐蚀。设备:
化学清洗机。绒面作用:
由于入射光在表面的多次反射和折射,增加了对光的吸收,其反射率很低。绒面电池也称为黑体电池或无反射电池。对电池片电性能影响:
直接影响到电池片转换效率。基本化学反应原理:
去除硅片损伤层:Si2NaOHH2ONa2SiO32H2↑;制绒面:Si2NaOHH2ONa2SiO32H2↑;HCl酸去除一些金属离子。盐酸具有酸和络合剂的双重作用,氯离子能与Pt2、Au、3Ag、Cu、Cd2、Hg2等金属离子形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
f晶体硅太阳电池制造关键工艺扩散制结
目的:
形成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心脏PN结,获得适合于太阳能电池P-N
结需要的结深和扩散层方块电阻。浅结死层小,电池短波响应好,但浅结
引起串联电阻增加;结深太深,死层比较明显,使电池开路电压和短路电
流均下降。实际电池制作中,考虑到各个因素,结深一般控制在03~
05m,方块电阻在20~70□。
方法:
采用液态源POCL3热扩散方式。
基本化学反应机理:
通过向P型衬底硅中掺入V族杂质P+形成PN结。
POCl3O22P2O56Cl22P2O55Si5SiO24P
5POCl3600C3PCl5P2O54PCl55O2过量O22P2O510Cl2
影响扩散质量的因素:
扩散杂质源浓度、温度、扩散时间。
去边等离子刻蚀什么是等离子体:
所谓等离子体就是由带电的正、负电荷的粒子组成的气体,正负电荷数相等,其净电荷相等。等离子刻蚀所用的等离子体,是辉光放电形成的“电离态”气体,其中包括正离子、负离子、电子、中性原子、分子及化
f学上活泼的自由基,这种“电离态”的气体是在向气体系统中施加足以引
起电离的高能电场条件下产生的。
目的:
去除扩散过程中,在硅片的周边表面形成的扩散层。周边扩散层使电
池的上下电极形成短路环,必须将它除去。周边上存在任何微小的局部短
路都会使电池并联电阻下降,以至使电池片成为废品。
方法:
等离子干法腐蚀。
原理:
等离子体刻蚀是采用高频辉光放电反应,使反应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