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逻辑》思维训练题第一章概述
1一个猜帽子的游戏有甲乙丙三人,同向站立。在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主持人给三人各戴上一顶子:红帽或白帽。三人都知道有三顶红帽和两顶白帽。丙可看见甲和乙的帽子,乙可看见甲的帽子。主持人问丙是否知道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丙答不知道;又问乙是否知道,也答不知道;问甲是否知道,甲答知道了,是。问:甲是怎么知道的?他的推理过程是。
2“有角的”诡辩在古希腊,有一个“有角的”诡辩。这个诡辩是这样说的:“你没有失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有角。”问:在这个诡辩中,诡辩家使用的诡辩手法是什么?要害在哪里?
第二章概念1举例:“阎锡山登报征求下联”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2案例:浑水摸鱼混淆概念的诡辩
据报载,某人在家具商场看中了一件家
具,按约定向商家交了200元订金,而商场却在相关票据上将“订金”改为“定金”。后来
这个人由于某种原因不打算购买这件家具了,便要求商场退还200元订金。但商场却以《合
同法》的有关规定为由,不予退款。此时,这个人才意识到当初商场将“订金”改写为“定
金”就是为了扣住这200元钱。
3实例:“客人的反驳”前不久,有客人来常德旅游。主人对客人介绍说:“常德的最大特色是秀气。山秀水秀人亦秀。”客人反驳道:“那不见得,我看有些常德人并不秀。”
4分析下列句子:
宣武区环卫局970多名居住在市区和近郊区的职工中,有26户家中养了鸡、鹅、兔、鸽等。
我父亲已去世一年,父亲在世的十几年中,经常教育我,要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他离开祖国定居巴黎四十年了,虽然加入了法国籍,但对故土很关心,是一位热爱祖国的
华侨。
我于凌晨六点到达北京,请来车站接我。
他的年龄大约五十岁左右。
和老师分手后,我总是想起老师对我的临终教导。引人入胜的球吸引了上万名观众。
他细心的照顾受伤的王冕的父亲。
他离开店里时,店里已经关门了。
你应该改掉这些不好的毛病。
第三章判断(命题)1“巧嘴媒婆的故事”
有个媒人给一对男女说媒。她对那个女的说:“这个男的过日子真是一把好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