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国农村金融的体系农村正规金融体系(银行类为主)政策性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
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取得的成绩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一)农村地区涉农贷款增长较快(具体结合村镇银行近两年实际数据举例)(二)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组织创新取得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服务能力有所提高。其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支农投放不断增加,法人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农业银行改革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09年初正式挂牌成立,服务“三农”和事业部制改革试点正在稳步推进,积极探索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有效实现途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稳步推进,为构建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进行了有益尝试。小额贷款公司在各地地方政府主导下积极开展试点。截至2013年末,小额贷款公司机构数量达到7839家,贷款余额8191亿元。(三)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初见成效2008年10月,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在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选择粮食主产区或县域经济发展有扎实基础的部分县(市)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2010年7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在2008年试点经验基础上联合下发《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创新。《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1、大力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村微型金融,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通过零售、批发等多种方式着力扩大农村小额贷款投放,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2、有效满足发展现代农业和扩大农村消费的资金需求;3、切实加强对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4、探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5、积极推动和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6、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积极开展农户贷款流程再造,促进农户贷款业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
f7、有效扩大抵押担保范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