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在全市集中整治经济发展环境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
市委常委、纪检委书记赵建平2010年10月14日同志们:创优发展环境是一个老课题,也是一个大课题,更是一个长期困扰我们的难课题。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在这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高书记在去年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要“以宽广的视野认识发展、以宽阔的胸怀推动发展、以宽容的心态支持发展、以宽松的环境保障发展”。这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全市经济发展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并未有根本性的变化,一些严重影响和制约发展的环境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这与省委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与袁纯清书记提出的“把运城建成山西向东向西开放的大通道和桥头堡”的目标极不适应。刚才,殿民同志宣读了《关于集中整治影响和损害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突出问题的实施方案》,这是市委、市政府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研究后出台的。大家应当注意到,《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是“整治”发展环境,而不是“创优”发展环境。一词之差,既充分表明了解决发展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更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在这一问题上动真碰硬、破釜沉舟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下面,围绕整治工作的总体安排,我强调3点意见:
一、没有好环境就决不会有大发展
良好的环境是客商投资兴业的首要选择,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是群众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困难重重,许多同志在深入思考,积极寻找突破之路;但也有不少同志怨天尤人、妄自菲薄,怪罪于老天爷没有给运城留下一个好家当,认为是缺煤少炭造成了运城的困境,忽视了良好的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我们应当正视,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确实影响巨大,但这不是决定性因素,环境才是最为根本、至关重要的“生命线”。哪里能创造更好的环境,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就会向哪里聚集,哪里的经济就会得
f到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人才东南飞、资金沿海流”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高书记之所以提出“四宽”理念,也正是基于对“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的深刻认识所作出的科学研判,“四宽”的核心与本质就在于创优发展环境。我们只有把发展环境搞好了,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吸引人气、汇聚商气、增加财气,才能实现洼地崛起、提速升位和转型、跨越发展。但是,我们非常遗憾地看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