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是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5)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较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是犯罪。二者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
f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2)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的义务,都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3尊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二)预防犯罪1了解罪与罚(1)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刑法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危害性、刑事处罚性、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2加强自我防范
f(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三)善用法律1遇到侵害,依法求助(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援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3)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2诉讼(1)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2)如果受到非法侵害,通过非诉讼手段不能解决问题,就要通过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3有勇有谋,应对犯罪(1)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2)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紧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
f于斗争,做到见义智为,才能最有效地打击犯罪。(3)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做社会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