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届三中全会在强调恢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明确提出:“从现在起,应当把立法工作摆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重要议程上来”。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时提出“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的法律体系就是这样有目的、有目标地逐步建构起来的。
我国的法律体系集中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家学说和法律思想。比如,在国家权力归属上,我们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反对君权神授;在国家政权形式上,我们实行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和运作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是“三权分立”的议会制或总统制;在经济方面,我们坚持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实行有法律规范和宏观调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私有制和自由市场经济;在公民权利义务方面,我们强调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而不是个人自由主义,等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承载着当代中国核心价值追求的法律体系
法律是有灵魂的,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望,是一个时代的人们所追求的价值的载体,我国的法律承载着当代中国人民的梦想和价值追求。
在这些价值追求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价值追求。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我国人民的长期理想和不懈追求,维护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为了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必然要求实行民主法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载入我国宪法,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保障人权则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充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保障人的权利的社会。实现公平正义,离不开发展。社会主义必然要求是一个繁荣富强、安定和谐的社会。
我国的立法始终把这些核心价值融化进法律条文之中,使之成为法律的灵魂。法律只有充分体现这些核心价值追求,才能为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支持和拥护,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实施。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统一而又分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体系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单一制国家,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很不平衡,历史上又缺乏法制传统,加上正处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因此,我国的立法既要保证国家法制的统一,以利于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