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是人人都要阅读的,行文文字要求不必很精炼X24为提高办事效率,不必每一份文件都经过领导签发X25材料是公文写作的基础,在明确行文目的之后,要进行调查研
究。D21.X22.X23.X24.X15.√
3
f四、辨析题1不经签发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改动公文定稿的内容D2向一切有审批权的机关请求批准时均应写“请示”X3请示在未获批准之前不能抄送给下级机关。D4公文的结尾应“言止意不尽”。X5某县公安局向县财政局主送《关于限三日内完善安全措施的指
示》。X6为使上行文能得到及时的处理,应在文中多标注几个主送机
关。X7公文中的数字均应用阿拉伯数字表示。X8请示的结尾可写作:意见如无不当,请着即批复X9在报告中不能夹带请示事项。D10主送机关必须是受文机关中级别层次高的机关,抄送机关则
必须是其中级别层次低的机关。X五、简答题1公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简述公文写作的程序。3按行文方向对公文进行分类的意义是什么4区别主送与抄送机关的依据是什么5公文是哪种文体6公文处理的基本任务是什么7发文处理的基本程序是什么8用印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四、辨析题1正确。公文的签发人代表的是机关的意志,经其签发后,文件
即为有效文件,不经其同意而改动文件内容是非法的。
2错误。对比自己级别低或与自己同属于一个级别的机关请示批准,应该用“函”。
3正确。这是因为请示在没有获得正式批准时,如抄送给下级机关,不仅会给上级机关的工作造成被动,而且也容易使下级机关因为误解而执行无效的文件。
4错误。公文不是文学作品,应该“言尽意止”,否则,会因表意模糊使执行者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5错误。指示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所属机关的行文,而不能用于同级之间。县公安局与县财政局是同级机关,相互之间当然不能用“指示”。
6错误。上行文的主送机关应单一,不应该在提议文件中标注多个机关,以免造成受文机关之间的互相推诿,造成公文旅行,耽误工作。
7错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文中的数字应该统一使用阿拉伯数字,但也有例外,如成文日期。
8错误。不合作者本意,当与不当都需要批复,但下级机关在向上级的行文中不能使用命令式,“着”为命令词的词头。
9错误。报告是陈述性的,可制发于事后,也可以制发于事前,不具备强制复文的性质。如果在报告中夹带请示事项会影响工作。
10错误。判定受文机关中主送与抄送机关的标准是工作责任的性质,对公文负主要办理或者答复责任的是主送机关,只需了解公文的内容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