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及齿面的的精加工。在编制工艺过程中,常因齿轮结构、精度等级、生产批量和生产环境的不同,而采取各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如图912为一直齿圆柱齿轮的简图,表96列出了该齿轮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从中可以看出,编制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大致可以划分如下几个阶段:1齿轮毛坯的形成:锻件、棒料或铸件;2粗加工:切除较多的余量;3半精加工:车、滚、插齿;4热处理:调质、渗碳淬火、齿面高频感应加热淬火等5精加工:精修基准、精加工齿形
972齿轮加工工艺过程分析1、基准的选择对于齿轮加工基准的选择常因齿轮的结构形状不同而有所差异。带轴齿轮主要采用顶点孔定位;对于空心轴,则在中心内孔钻出后,用两端孔口的斜面定位;孔径大时则采用锥堵。顶点定位的精度高,且能作到基准重合和统一。对带孔齿轮在齿面加工时常采用以下两种定位、夹紧方式。
f(1)以内孔和端面定位这种定位方式是以工件内孔定位,确定定位位置,再以端面作为轴向定位基准,并对着端面夹紧。这样可使定位基准、设计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重合,定位精度高,适合于批量生产。但对于夹具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2)以外圆和端面定位当工件和加剧心轴的配合间隙较大时,采用千分表校正外圆以确定中心的位置,并以端面进行轴向定位,从另一端面夹紧。这种定位方式因每个工件都要校正,故生产率低;同时对齿坯的内、外圆同轴要求高,而对夹具精度要求不高,故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综上所述,为了减少定位误差,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在加工时应满足以下要求:1应选择基准重合、统一的定位方式;2内孔定位时,配合间隙应近可能减少;3定位端面与定位孔或外圆应在一次装夹中加工出来,以保证垂直度要求。2、齿轮毛坯的加工齿面加工前的齿轮毛坯加工,在整个齿轮加工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齿面加工和检测所用的基准必须在此阶段加工出来,同时齿坯加工所占工时的比例较大,无论从提高生产率,还是从保证齿轮的加工质量,都必须重视齿轮毛坯的加工。在齿轮图样的技术部要求中,如果规定以分度圆选齿厚的减薄量来测定齿侧间隙时,应注意齿顶圆的精度要求,因为齿厚的检测是以齿顶圆为测量基准的。齿顶圆精度太低,必然使测量出的齿厚无法正确反映出齿侧间隙的大小,所以,在这一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当以齿顶圆作为测量基准时,应严格控制齿顶圆的尺寸精度;2保证定位端面和定位孔或外圆间的垂直度;3提高齿轮内孔的制造精度,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