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
唐聚涛研究性学习的本质是指导学生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以教学的客观载体教材为研究对象,结合各自的原有知识积累、生活经验和社会体验,通过独立自主的探索,发现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然后,或通过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切磋,或通过知识层面的拓展、提升,或接受老师的点拨、讲解,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总结规律,最后让学生尝试写出研究性的语文小论文。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受到教师们的普遍关注。在此,试把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思想的准备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学识水平和自身能力的限制,对于研究性学习还不甚了解,需要老师的参与式的指导。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特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采取的方法、应注意的问题、评价的方式以及研究性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等,这一阶段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自主、自动、自愿地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来。二、课题的确立
f所选的课题应具有可研究性。这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而定,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学识水平、兴趣爱好而定。从内容上看,初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有课堂内容探究、课堂内容延伸探究和课外内容探究三大类,如我们在初中一年级中,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冰心作品展开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研究中学生对冰心作品风格、思想、特别是作者的拳拳之心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进而感受到了文章的魅力所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西游记》,我们对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进行了研究。在初二,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我们引导学生对《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进行了研究。初三时,我们组织学生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诗词进行了研究。这样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阶段,确立了不同的研究课题,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也可根据学生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研究。比如对作者的研究、背景的研究、课文相关的研究等等。做到课前有布,课上有交流,把研究性学习渗透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三、学生研究的方法掌握了方法也就学会了学习。目前,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是:确立研究课题搜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写出课题报告。在具体实施时,大多是放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