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学语文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从而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尽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由于教师们在思想认识上的不够,理论学习上有一些欠缺,导致教师们在具体操作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程讲究教师的有效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导师,还是一个协作者,在现行的合作教学,不仅是生生之间的合作,也体现为师生之间的合作。然而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却常常游离于学生之外。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在让学生讨论某个问题时,教师只是时而在学生间走走,充其量就是问问你们有没有讨论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处于旁观者的位置上,过程性教学并没有很好得到体现;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通常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教学进行不下去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几个人讨论讨论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这时,有的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往往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有的学生则利用这个机会说闲话;有些课看似很热闹,实如一盘散沙。当学生才讨论一两分钟甚至不到一分钟,教师就拍手叫“停”,这时学生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思考,对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久而久之“人云亦云”,学生就会逐步形成从众心理;有些同学在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对小组中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以上现象它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合作学习趋于形式化,浮于表面。
我们还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而有的教师是为了形式而合作。许多没有合作必要的问题去让学生合作学习,摆空架子,缺乏实效。我曾听到这样一堂语文课,课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课上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得很好,听课教师也纷纷点头称赞。可是,当小组讨论即将结束,小组汇报即将开始时。教师却抛开了刚刚进行的讨论,又回到了一问一答的传统教学,课堂上回荡的是教师重复繁琐的讲解,让人觉得刚才的小组讨论,仅仅是一种形式,走走过场而已,为的只是向听课的人证明自己也开展了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化的合作学习,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只把它当成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以显示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课堂气氛的表面热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