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开具,一人一方,辨证用药。此灌肠方法的操作需要由专业护士进行,看似简单的操作也有禁忌症和诸多注意事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损伤,还请患者到医院就医求治。
f2敷脐疗法敷脐疗法是从病人脐部给药的一种方法,属于外治法范
畴。此疗法疗效可靠,作用迅速,是群众乐于接受的一种医疗方法。不但取材方便、价廉、安全,而且操作简便,方法灵活,并无痛苦,符合“简、便、灵、廉、广、快”的要求,极宜推广应用。
敷脐疗法所选脐部为神阙穴。中医认为神阙是生命形成的根源,《普济方》云:“脐者,齐也。根源本始生成之处,有生生不穷之义”。脐又被称为生门,《黄庭经》云:“生门者,脐也。婴儿在母腹中,取气于脐管,母呼亦呼,母吸亦吸”。神阙又称为气舍,是元气之宫城,为元神之所居,因此具有重要治疗意义。西医解剖学认识到胎儿在母腹中靠脐带供给血液,出生以后脐循环停止肺循环增强,脐动静脉及静脉导管等闭锁为韧带,但脐周静脉网可通过附脐静脉回流至肝门静脉,脐部用药可经此途径进入体循环。因此脐在疾病的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脐部给药,通过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可作用于全身上下、表里,产生治疗效果。敷脐疗法可以治疗黄疸、呕吐、胃脘痛、腹痛、腹泻、痢疾、便秘、食积、虫积等脾胃疾病。
敷脐疗法可随各种疾病辨证的不同而选用药物,运用灵活。如散寒有肉桂、附子等;消食有莱菔子、莪术等;理气有木香、茴香等;泻下有大黄、芒硝等;收敛固涩有五味子、五倍子等;泻火有黄连、栀子等;开窍有麝香、冰片等。
敷脐疗法操作简便,将所用中药打粉,用醋、酒或姜汁
f等调匀,药物填脐或捏成药饼敷脐并用医用胶带固定,一般12天换药一次。亦可根据病情需要加用外熨脐部、艾灸脐部等辅助方法。
敷脐疗法所用药物有些为有毒或作用峻猛的药物,应在医师指导下选用。有皮肤过敏史的患者慎用,体弱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禁用。
中医药外治疗法安全有效,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吴师机认为《黄帝内经》内外治法并重,未曾专用内治,“经文内取、外取并列,未尝教人专用内治也。若云外治不可有恃,是圣言不足信矣”。由此可知,外治法是中医治疗疾病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随着中医知识的普及及群众对中医的喜爱,笔者相信中医外治疗法将继续绽放异彩,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