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按照规定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实习和岗位实践。
八、教学管理
(一)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实施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包括课程内容、学习要求、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时间分配和教学考核及评分办法等。教学计划由学校根据培养要求制订并组织实施。具体组织教学时,应遵循农业生产规律,与农时季节紧密结合,农忙时多实践指导生产,农闲时多安排理论教学,突出针对性、实用性,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二)学员管理
6
f1、以送教下乡方式开展培训,一般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根据所学专业编排培训班,根据培训班的学员数量设立12名班主任,同时班级成立班委会,协助班主任抓好日常管理工作。2、加强学员实习实践管理。学员要严格按实践方案要求和规定参加岗位实践。要对学员的岗位实践提出明确的任务,通过实践报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反映实践成果。在学员自主实践期间,职教中心学校将派出考核组进行跟踪问效和实地考核,考核成绩计入学员学分卡。
九、考试考核
一考试考核方式对学员的考试考核分为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和实践成果考核。一门课程要求以上三种考核都要达到合格以上方能通过并给予学分。1、过程性考核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测评,包括考核学生的课堂教学出勤情况、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实习的实际操作水平、实验学习报告、学习日志、实验实习表现情况等。综合成绩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级别进行评定2、终结性考核对一门课程的结业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3、实践成果考核对学生的生产经营技能、实践能力和实践成果的综合测评,成绩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二)考试考核时间各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根据学员参与程度和学习态度综合考评,课程结束后完成测评;终结性考核在完成阶段性培训工作后集中进行;实践成果考核根据需要随时进行。
十、学分制认定办法
学分是计算学员学习量和学习成效的单位,是否修满规定数量,总学
7
f分是能否认定资格的依据。学分的计量以授课学时为主要依据,16学时=1学分。学员每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通过相应的考试,即可获得该门课程的学分。累计修满2720学时、获得170学分即可毕业。(一)学分的构成1、课程学分学员参加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能力拓展课课程学习,考试考核合格,获得相应的学分2、认定学分学员具备的农业生产经营技能、学习培训经历、专业资格、表彰奖励等,经认定可以折合一定的学分,最多不超过50学分。
学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