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证赋税、徭役的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诚然,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摘自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二应有客户(佃户)原租系城田桑土舍宇,便赐逐户充为永业。即得为己业,比户欣然,于是屋三植树,敢致功力。摘自《旧五代史周太祖纪》材料三民有幸不役于人而有田自耕者,皆以等书于籍而公“官府”役之。至不胜(不能承受)则贱卖其田,或逃而去。摘自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卷59材料四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摘自《救荒活民书》请回答:(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自耕农经济在古代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分)
(2)分析古代社会有利和不利于自耕农经济生存的诸因素。(4分)
(3)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3分)
27、阅读下列图表和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地点上海南海天津创办人方举赞陈启源朱其昂企业名称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注: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松江等地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即手工工场。它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之一)分)(2材料二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毛泽东同志也持此种观点。
f(2)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观点,试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和途径说明理由。分)(6材料三张謇江苏南通人,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晚清状元。但是他不热心官场,而是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创办实业,张謇认为,实业应该“听民办之”,重点放在纺织和钢铁工业上。他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一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一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是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3)概括材料中张謇的经济思想和主张。(2分)想一想,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20年代中期为什么又衰落下去?(4分)
28.中国古代经济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据此回答:(14分)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