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试验期间由于SiM
合金加入钢包前未经烘烤而原工艺用的FeSi和FeM
均已烘烤冶炼20M
Si时加入的合金量多要求转炉出钢温度比原工艺高。因而增大了合金元素的烧损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化工艺合金元素收得率的提高幅度。52关于钢质量表4对钢中气体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工艺钢中气体O、N含量均比原工艺低这与SiM
SiC的脱氧能力强于FeSiFeM
以及SiC脱氧时产生CO气泡对钢液有搅拌作用相一致。从钢中夹杂物金相照片略可以看出新旧工艺的钢中夹杂物均为点、球状颗粒呈弥散型分布都是脆性夹杂。夹杂物级别分别为B1D2e和B1D1e均达到国家对20M
Si钢中夹杂物级别的要求。从表1可知SiM
合金中的P含量比FeM
中的低那么它带进钢中的[P]相应也低。尤其在冶炼20M
Si等低合金时,会因减少了[P]出格的废品量从而提高了钢水合格率。53存在问题在试验Q235时有几炉出完钢后钢液面突然上涨继而翻腾发出耀眼的白光约持续1mi
左右后才消失。经过讨论认为主要由于这几炉出钢时下渣量偏大飘浮在钢液面的碳化硅与渣中氧化物发生剧烈反应所致。如何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有待研究解决。
3
0
6经济效益分析
根据表3统计结果中的元素平均收得率按钢种规格成分中限计算出合金加入量考虑005余锰得到新旧工艺的理论脱氧合金化成本与试验实际成本列于表5。表5优化工艺经济效益分析钢种工艺理论成本实际成本经济效益元t1钢元t1钢元t1钢
f原工艺Q235优化工艺1优化工艺2原工艺
58644864486015375
57804967495114858129071243719512421813829
20M
Si优化工艺113486优化工艺213291
从表中可以看出冶炼Q235时吨钢成本可降低8元冶炼20M
Si时吨钢成本可降低19元。另外冶炼20M
Si、Q34516M
等低合金钢时若用FeM
FeSi脱氧合金化考虑到高碳锰铁的增碳、增磷量冶炼终点要求含碳量必须低于008含磷量低于0030这就势必导致钢铁料消耗增大终脱氧剂和合金单耗增加炉衬侵蚀加剧渣料消耗增加等。而采用SiM
SiC脱氧合金化工艺可在较高的终点碳和磷时出钢因此还具有较大的潜在效益。
7结论
1采用“SiM
SiCFeSi”代替“FeM
FeSi”进行脱氧合金化是完全可行的工业性试验表明该工艺比较成熟。2用“SiM
SiCFeSi”代替“FeSiFeM
”对转炉钢水进行脱氧合金化可以提高锰元素的收得率保持硅元素的收得率基本不变。3采用优化工艺后冶炼Q235时其脱氧合金化成本可降低8元t冶炼20M
Si时其成本可降低19元t。按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