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八章教学理论测试题
一、选择题1.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的是(B)A布鲁纳B布卢姆C赞可夫D夸美纽斯2首先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思想的教育家是(CA布鲁纳B杜威C赫尔巴特D夸美纽斯)。
3.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B)。A.上课B.教学C.智育D.考试4.学校工作应以(A.上课中提出的观点。A.李秉德D)为主。C.行政工作D.教学工作E.提高升学率C)在其他代表作《教学论稿》B.后勤工作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过程,这是我国教学论专家(B、吴文侃C、王策三D、滕大春
6.苏联著名教育家(D)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A、凯洛夫B、维果斯基C、斯宾塞D、赞科夫7.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是苏联著名教育家(A)在1980年提出的。A.巴班斯基B.赞科夫C.维果斯基D.戈里8.教师和学生要从教学活动中及时地获得反馈信息,及时地调节和控制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这是(B)。A.最优化原则B.反馈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民主性原则
12.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原则是(B)。A、教学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最优化原则D、巩固性原则13.下列直观手段中,(D)直观程度最高。A.语言直观B.多媒体教学C.模象D.实物1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原则出自(A.学记B.大学C.孟子D.礼记15教学的基本因素包括(A教师、学生、教学内容C)。B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环境D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A)。
C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二、辨析题
1、教学过程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2、学生在掌握系统知识的同时,也就发展了他们的智能。×3、教学就是教育。×4、巩固性原则要按教学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心理顺序进行教学。√5、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系统,是培养和发展智能过程中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三、名词解释1教学: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力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f2教学原则:
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与观察教学问题时必须遵循的准则
(的基本要求和原理)。3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认识世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