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同步有效避免了介质存储数据造成丢失损坏的问题。同时对服务器采用磁盘阵列和磁带脱机备份方式,保障了云存储的安全。
(3)高效便捷:企业内部构建的私有云存储,高速局域网提高了访问速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数据集中起来,用户可以在任何地点,依靠单机或移动设备随时访问数据。实现网内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减少了传统的资源交换,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云存储的结构模型及两大框架
1、云存储的结构模型
云存储系统的结构模型由4层组成。
(1)存储层
存储层是云存储最基础的部分。存储设备可以是FC光纤通道存储设备,可以是NAS和iSCSI等IP存储设备,也可以是SCSI或SAS等DAS存储设备。云存储中的存储设备往往数量庞大且分布多不同地域,彼此之间通过广域网、互联网或者FC光纤通道网络连接在一起。
(2)基础管理层
基础管理层是云存储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云存储中最难以实现的部分。基础管理层通过集群、分布式文件系统和网格计算等技术,实现云存储中多个存储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使多个的存储设备可以对外提供同一种服务,并提供更大更
f强更好的数据访问性能。
(3)应用接口层
应用接口层是云存储最灵活多变的部分。不同的云存储运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业务类型,开发不同的应用服务接口。
(4)访问层
任何一个授权用户都可以通过标准的公用应用接口来登录云存储系统,享受云存储服务。云存储运营单位不同,云存储提供的访问类型和访问手段也不同。
2、云存储技术的两大架构
传统的系统利用紧耦合对称架构,这种架构的设计旨在解决HPC高性能计算、超级运算问题,现在其正在向外扩展成为云存储从而满足快速呈现的市场需求。下一代架构已经采用了松弛耦合非对称架构,集中元数据和控制操作,这种架构并不非常适合高性能HPC,但是这种设计旨在解决云部署的大容量存储需求。各种架构的摘要信息如下:
(1)紧耦合对称TCS架构。
构建TCS系统是为了解决单一文件性能所面临的挑战,这种挑战限制了传统NAS系统的发展。HPC系统所具有的优势迅速压倒了存储,因为它们需要的单一文件IO操作要比单一设备的IO操作多得多。业内对此的回应是创建利用TCS架构的产品,很多节点同时伴随着分布式锁管理锁定文件不同部分的写操作和缓存一致性功能。这种解决方案
对于单文件吞吐量问题很有效,几个不同行业的很多HPC客户已经采用了这种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很先进,需要一定程度的技术经验才能安装和使用。
(2)松弛耦合非对称L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