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长除垫层外的16,上部加密区为13。第一根箍筋与第二根箍筋间的距离计算为(40040010040212)2318mm。计算过程有点复杂,当时还有很多数据的来源都不清楚,而我们这两个班对钢筋的了解根本不够,所以在计算箍筋间距的时候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后还是向老师请教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之下才计算出第一根箍筋与第二根箍筋间距为318mm,第二根箍筋与第三根箍筋间距为318mm,第三根箍筋与第四根箍筋间距为150mm,第四根箍筋与第五根箍筋间距为100mm,由于竖直钢筋长度的限制,之后箍筋之间的间距都为100mm。把间距算清楚之后就开始对钢筋进行绑扎了。这一工序需要的材料与工具有:箍筋、四根3m的钢筋、四根2m的钢筋、扎丝、扎钩、粉笔、卷尺。将四根3m长的钢筋竖直放正,钢筋弯钩向外呈135度放置。将箍筋套在四根钢筋内并将钢筋四个角用扎丝固定并加固。用卷尺测量出基础箍筋间距并用粉笔在钢筋上做上标记,将基础的三根箍筋依照第一根箍筋绑扎好。基础三根箍筋绑扎完毕后,在测量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箍筋间距并做上记号,为了加强稳定性在箍筋四边中间位置固定四根2m的短钢筋。注意在绑扎箍筋时使箍筋弯钩依次轮流旋转摆放,另外还要保证不要让钢筋倾斜,导致柱整体的倾斜,这就需要我们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了。还好我们今天都很有激情,热情很高,都很努力。挥洒了一个多小时的汗水之后,模型就出来了。
看着我们努力的成果,我们全体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然后全体在模型旁记录了这美丽的瞬间,。最后就是还原工作了,就是把所有的材料和工具都归位,十分钟过后就再也看不到模型了。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实际操作训练,却比我们一个星期在书本上学到的要印象深刻。相信我们还会寻找更多这样的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的。篇三:钢筋下料及绑扎实训报告
钢筋下料及绑扎实训报告班级:09建筑1班学号:200908040125姓名:胡朋一、实训的目的钢筋下料及绑扎实训是综合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而独立设置的教学内容。通过施工综合实训,从而使我们掌握一定的钢筋工程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也使我们对钢筋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二、实训的内容1、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筋进场验收、钢筋配料、钢筋加工与绑扎、钢筋工程质量检查与资料整理的相关知识。阅读钢筋混凝土构件配筋图,计算下料长度,编制钢筋配料单。钢筋加工与绑扎。按要求将钢筋混凝土构件各编号钢筋划线剪切、弯曲成型、绑扎。2、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质量的“三检”(自检、互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