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项目计划、分析和设计
实验日期2010年6月8日实验目的
初步了解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的原理、步骤以及各阶段的文档,练习撰写简要的需求文档、项目计划表、设计文档。本程序实现的主要技巧在二维数组的应用上。目的是通过游戏程序增加编程的兴趣,提高编程水平。
实验内容
根据编写贪吃蛇程序,掌握软件工程思想及要领,进一步巩固编程思想和掌握画图函数底层,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进行需求分析和设计,编写简要的需求规格说明书,绘制程序流程图。
实验原理和步骤
当前的建模方法主要有传统的结构化分析、设计方法(SAD)和面向对象分析、设计方法(OOAD)两种,以下只对SAD进行说明。
分析阶段:
结构化分析(SA)是一种建模技术,它通过一定方法帮助开发人员定义系统需要什么功能,系统需要存储和使用哪些数据,以及为完成这些功能,系统需要什么样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如何把这些功能结合在一起来完成任务。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实质是采用一组分层数据流图及相应的数据字典作为系统的模型,从总体来看是一种强烈依赖数据流图的自顶向下的建模方法。由事件列表、数据流图、实体关系图、数据流定义、数据字典、结构化英语、状态转换图等最终构成系统的分析模型。的重要文档有《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和《需求规格说明》、。分析阶段
设计阶段:
分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两阶段。总体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是确定系统由哪些模块
f组成,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主要是设计每个模块的处理过程。总体设计又称为概要设计或初步设计,它的基本目的就是回答“概括地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这个问题。总体设计通常由系统设计和结构设计两个阶段组成。系统设计阶段确定一个合理的、具体的实现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的结构,即确定系统由哪些模块组成,以及这些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常用的结构化设计(SD)方法有面向数据流分析(DFA)的设计方法和面向数据的设计方法【如Jackso
方法(JSD)和逻辑构造程序方法(LCP)(一般用于详细设计)。】DFA方法以数据流图为基础,它定义了把DFD(变换型数据流,事务型数据流及混合型)变换成软件结构图(SC)的不同映射方法。DFA设计技术实施的通用步骤:1复查并精化DFD;2确定DFD类型;3把DFD映射到系统模块结构设计出模块结构的上层;4基于DFD逐步分解高层模块设计出下层模块〈初步结构〉;5根据模块独立性原理,精化模块结构,得到更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