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之间为了种群的生存和发展,用动作、气味和声音来传递信息。
动物的动作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例如,鹿科动物的小尾巴反面是白色的,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就会把尾巴翘起,露出反面的白色,像摇动着白色的“信号”,在绿色丛林地带非常显眼,可以告诉自己的同类:有危险,快逃跑!工蜂发现蜜源后,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距离和方向告诉自己的同伴。
气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昆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一种信息激素,这是一种挥发性的有独特气味的化学物质。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最普遍、最灵敏的是吸引异性的“性引诱素”。倒如,一种雌蛾在交配前,只分泌0.1克的“性引诱素”,雄蛾依靠头部的触角,甚至在1千米外都能收到这种信号,只要有一个气味分子作用于雄蛾的触角,就足以引诱雄
f蛾与雌蛾“约会”;蚁、蜂、蚜虫等受到伤害或惊扰时,会释放出一种“警戒素”,以告诉
同类赶快逃避或奋起自卫。
高等脊椎动物也有“气味语言”。例如,人们在小狗身上抹上母猪的尿液,母猪凭着这
种体味信号,会把小狗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哺乳;雄羚羊求偶时,也要靠嗅觉来识别雌羚羊。
当然,动物的声音更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根据动物学家研究,猪有23种声音信号、
狐狸有36种声音信号,而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竟然不少于40种。
10.动物的“语言”除了有“报警”“避敌”作用外,还有()等作用。
A.攻击觅食求偶模仿
B.觅食求偶识别自卫
C.求偶识别自卫娱乐
D.识别觅食模仿求偶
11.根据短文内容,下列各项中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不仅昆虫气味有“语言”,高等脊椎动物也有。
B.根据动物学家研究,阿拉伯狒狒发出的声音信号至少有40种。
C.“警戒素”在昆虫释放的信息激素中是最普遍、最灵敏的。
D.发现蜜源后,工蜂会通过圆形舞和“8”字摆尾舞把蜜源的所在地告诉自己的同伴。
12.下列哪些现象不是通过动物“语言”起作用的?()
A.人只要是碰到蜂巢,很快会遭到群蜂的围攻。
B.野猪一旦觉察到有危险时,就会扬起尾巴,在尾尖上打个小卷。
C.夜晚,在旷野上点一盏灯或燃烧一堆篝火,会引来无数的昆虫。
D.长尾鼠发现有危险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
13.文中多处使用了说明方法,在短文中用“”画出一处并分析。
14.第1自然段中,加点字“一般”能否删去?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
三、信息匹配
15.找出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选项。(1)A.军神.B.鬼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