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为露营地的是A①B②C③D④
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3B4D【2016上海地理卷】三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B④C⑤D⑥
5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6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A春分日5D6C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12.2015经典模拟上海浦东26分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
f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回答问题。
1指出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2说明该图所示日全球昼长的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自转速度大小。4判断该图所示日北半球的节气以及这天过后上海白昼长短的变化情况。5计算此刻地球上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
13.2015经典模拟浙江嘉兴30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酒泉深居内陆,有航天发射的诸多优势,“神舟”系列均在此成功发射。除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发射中心外,我国还在海南文昌建设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1请简述图中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
f2写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范围,并分别分析原因。3分析文昌在航天发射方面的突出优势。
12.【详细分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方向、晨昏线判读、时间和日期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和计算等关于光照图的基本知识。答案10°,120°E。2全球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3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丁、乙、甲、丙;角速度四地相等。4春分;白昼变长。560°W-0°-180°日界线。13.【详细分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年日照时数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第2题,从纬度、海拔、天气状况等方面分析年日照时数的长短。第3题,从文昌的纬度、海陆位、海上运输等方面分析。答案1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23600小时甲3800小时。甲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且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400小时乙2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