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棚增温后应尽可能予以满足。由于大棚栽培草莓开花结果连续不断、交叉进行,故在显蕾后一般白天保持24度~28度,夜间6度~8度,高于30度或低于5度都不利于草莓的开花结果。大棚内空气湿度甚高,特别是清晨至上午或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可达95~100,有碍开花授粉,容易孳生病害,灰霉病烂果严重,故除垄畦覆盖黑地膜外,在垄沟底还应加铺稻草,用以阻止水分蒸发,晴天9时左右应进行背风向单面裙带通风,使棚内湿度下降至75以下。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18℃,力争棚内白天温度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如出现32℃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棚内相对湿度以保持70%~8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革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f具体温度可参照如下:现蕾前:白天25~30℃,晚上15℃,相对湿度80%:现蕾至开花期间:白天22~28℃,晚上10℃,相对湿度70%;开花后:白天20~25℃,晚上5℃,相对湿度70%;结果后:白天15~25℃,晚上3~8℃,相对湿度80%。光照管理光照的强弱、时间长短,对大棚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除了需要经常擦洗大棚膜外,还要尽量延长光照时间,在不影响温度的前提下,草苫等覆盖物要尽量早揭晚盖。如果遇到阴雪天气,要在大棚内采取增光措施,如安装电灯等来补充光照。水分管理大棚内气温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应及时灌水。前期外界气温高,灌水应在傍晚进行;后期内外气温均较低,灌水在上午进行。灌水后先提高室温,而后加大放风量,降低湿度。浇水不能过勤,每次应灌透。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15天左右结合施肥浇水1次。二氧化碳的使用,在大棚内施放二氧化碳,可有效提高光合作用,此项措施可使草莓提前810天采收,提高草莓果实品质,产量可增10以上,达到增产增收效果。具体办法:用小苏打(做馒头用的碱面)兑成水溶液,加入同等量的磷酸二氢钾,小苏打与磷酸二氢钾在水溶液中反映,产生二氧化碳。4植株整理大棚草莓保温后植株生长加速,萌发大量分蘖及匍匐茎,要及时摘除,可增大主茎叶面积,促进顶花芽及时萌发、抽生健壮的顶花序,开花早结果良好。一般一株草莓最多保留1~2个较健壮的分蘖。及时摘除老、衰、病叶。5激素的处理一般在大棚覆盖薄膜后7天左右(天气晴好情况下)进行。喷洒赤霉素等激素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草莓植株生长势较弱,呈匍匐状、矮化,叶较小、叶柄短、花序梗短等现象。以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