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三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
必修Ⅰ24、25、27课和必修Ⅱ23、24、25、26课编制:审核:审批:时间:
【考情分析】
考纲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考查角度美苏关系角度。美苏冷战具体措施、原因、影响欧共体成立原因、具体措施、影响;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及经济发展带来的政治地位变化;二战后对美苏两极格局冲击的主要因素;西欧、日本、中国在多极化趋势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带来的影响;当今世界局势的总趋势、特点及多极化趋势加强带来的影响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建立的背景、货币体系及美国的地位等各个经济集团成立背景、特点、反映的发展趋势;区域集团化中存在的问题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及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史实、影响和作用。
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
【线索梳理】
1、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要理顺一条主要线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从两极格局转变为多极化趋势的过程;突出两个重点:两极格局的形成、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加强。重点掌握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与国际经济格局的演变之间的必然联系,了解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演变与世界主要大国的综合国力消长、国家利益、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系。二战后,美苏由同盟关系演变为对抗关系,并按照自己的意志划分了新的势力范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美苏两极格局初步形成。随着1949年北约成立和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战后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形成,也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对峙局面的正式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西欧国家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政策;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跃居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底中国开始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崛起。国际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多极化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华约集团宣告解散,标志着二战以来的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最终解体。20世纪90年代,随着欧洲联盟的成立和欧元正式启用,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冷战结束后,日本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行动。200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