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若人心日醒,发奋为雄,大举革命,一起而倒此残腐将死之满清政府,则列国钦我敬我之不暇,尚何有窥伺瓜分之事哉?孙中山《驳保皇报书》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4分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在辛亥革命前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思想上用什么来体现他的革命主张?4分
3根据材料三、四回答,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分
10.阅读下列材料:
f材料一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材料二宣布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同盟会革命方略对外宣言》材料三我同盟会所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民族主义,二民权主义,三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孙中山《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材料四一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含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详言之,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国民党一大宣言》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
2分析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至完美的国家”?
4从材料四反映出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