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从教材的表现形式看,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5、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形成开放性教科书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四、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f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成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5.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6.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与学生共同成长。五、实验课题及实验方案课题:新课改中优化教学过程的研究方案:1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2大胆尝试教学课时安排:本学期计划用十五周完成时新授课,两周的复习考查评价。
七、周次与课时安排
内容新授周次复习周次机动周次合计周次
周次十五二一十八
课时数456354天。
备注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各放假一
附教学进度表
f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时
课
备注
一二三
3、63839315316322第一课第二课33
四
323329
第
三课
3
五
3304、5第四、五课3
六七
4、64124、13419
第六课第六课
33
八
420426
第七、八课
3
九
42753
第九课
12节
清明
十
54、510
期中检测第十课3
十一5、11517
十二518524
第十一课
3
f十三525531
第十二、十三课
3节
劳动
十四6167
第十四课
21
十五68615
第十五、六课
32
十六616622
复习
21
十七6236、29
复习检测
3
十八
63076
期末检测
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