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时期,19561976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时期,阶级斗争仍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文革时期更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建设的正常发展。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所以,从革命史观的角度应将近代史下限延伸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开始。观点二:赞成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作为近代史下限以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下限,以社会性质作为区别历史分期的标志,忽视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无论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民主革命的性质,都是反帝反封建,区别只是领导力量的不同、革命前途的不同。这种分期不利于了解和把握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不利于总结近代中国历史发展规律。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人受侵略、受欺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标志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开始进入中共领导、人民当家做主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民主化也由此开始。这一事件标志着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观点三:赞成以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近代史下限观点四:赞成中国近代史下限是相对的、动态的,应该与“眼下”保持30年左右的距离较为合适。45(1)原因:大运河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黄河改道等冲击运河正常运行,航海技术水平提高,海运更有助于漕粮大批量运输。(8分)(2)历史作用:成为漕粮运输的主要通道;沟通南北经济,有助于国内商贸往来;满足了元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7分)46(1)不同:皇帝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住所、清室私产。(6分)(2)评析:彻底废除了帝号;进一步削弱了清室特权;体现了民主平等的观念。(9分)47(1)美苏以武力为后盾在全球范围内争夺霸权;美国占据优势,苏联力图改变力量对比;双方对对方的判断失误。(7分)(2)对危机采取有节制的反应;避免发生军事冲突导致战争;保持接触,探索化解危机的有效途径;达成必要的妥协。(8分)48(1)纪传体,断代史,在《史记》基础上增加变化,以刘氏为正统。(7分)(2)治学功底深厚;在父亲遗基础上作(完成父亲遗志);不断写史积累经验;汉明帝指示激励。(8分)
哈尔滨三中2016年第三次模拟考试答案
第4页共4页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