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普通高中2018届高三物理质量监测试题(一)(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1~8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在9~12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2017年1月9日,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工程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大多数原子核发生核反应的过程中都伴着中微子的产生,例如核裂变、核聚变、β衰变等。下列关于核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Th衰变为R
,经过3次α衰变,2次β衰变BHH→He
是α衰变方程,Th→Pae是β衰变方程CU
→BaKr3
是核裂变方程,也是氢弹的核反应方程D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氮核可从氮核中打出中子,其核反应方程为HeN→O
【答案】A
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被吊车用钢索竖直向上提升过程的简化运动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36s内物体被吊起的高度为25mB0~10s内的平均速度大于30s~36s内的平均速度C30s~36s内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高中物1理
fD前10s内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答案】D【解析】在vt图象中,图线下面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所以0~36s内物体被吊起的高
度为:
,故A错误;0~10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平
均速度为:
,同理30s~36s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B错误;30s~36s内物体匀减速上升,
加速度向下,拉力小于重力,处于失重状态,故C错误;前10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拉力最大,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故D
正确。所以D正确,ABC错误。
3如图所示,MN是一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某一带负电的粒子(不计重力)从a运动到b经过这条电场线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粒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正点电荷一定位于M的左侧D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大于在b点的加速度【答案】B【解析】粒子运动中受到的电场力指同曲线的凹处,可判断出电场线从M→N,负电荷在M点的右侧,C错误;粒子从a到b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动能逐渐增大,A错误;电势能减小,则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B正确;由于a点离负点电荷距离较远,故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D错误。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R3为定值电阻,R1、R2为滑动变阻器,A、B为电容器两个水平放置的极板。当滑动变阻器R1、R2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