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单元
评估检测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宣传画。下列选项与宣传主题相符的是
()
A加入经济互助委员会
B实施“五年计划”
C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设立经济特区
【解析】选B。经济互助委员会是1949年成立,中国没有加入,故A错误;从图片“学习苏联先进经验”
可以看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符合材料内容,故B正确;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设立经济特区是在改革开放后,走的是中国特色的道路,不是学习苏联经验,故C、D错误。
2(xx安徽示范高中联考)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对私营工业企业的加工订货情况。以下对表
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1949
1950
1952
1953
1954
1955
1959
国家加工、订货、包销、811
收购的产品价值(亿元)
2098
4321
5898
8107
8121
5935
指数()
100
259
533
727
1000
1001
732
国家加工订货等产品价
值占私营工业总产值比12
29
43
56
62
79
82
重()
A私营工业被逐步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C加工和订货是国家对私营工业的主要政策
D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逐步确立起来
【解析】选A。据表格数据可知,国家对私营工业的赎买力度越来越大,国家加工订货的产品价值所占比
重逐步提高,这说明私营工业越来越被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私营工业在国营经济的领导下,所占份
额越来越小,故A项正确。
【拓展延伸】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成分
f(1)组成: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②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③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④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⑤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
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2)地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主要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些
经济成分中,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形成的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而
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下面是19531965年我国资金流动情况表
19531957
19581962
19631965
流入重工业的资金()
387
549
48
流入农业的资金()
76
114
184
流入其他部门的资金()
537
337
336
决定上表中资金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经济政策
B经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