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制陶技术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人民在世界科学史上和文化史上,都曾写下过光辉灿烂的篇章,其中陶瓷的制作工艺及其发展,更是绚丽多彩,鲜艳夺目的一页。
在旧石器时代,中国古人们只能对木、石、骨等天然材料进行加工,将其制作成器具。当古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和实践后,把粘土用水湿润,塑制成型,再经高温焙烧,使之成为胎体坚固的器具,这样便产生了陶器。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端。陶器的发明,
也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在人类发展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陶器究竟是怎样发明的,目前还缺乏可靠的材料予以详尽地说明。但可以明确的一点是,陶器的产生是和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了陶器。在人类进入新石时代,由于农业和牧畜业的出现,开始了定居、半定居的生活。特别是农业的发生和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比较可靠而稳定的可供食用的谷物。谷物都是颗粒状的淀粉物质,不像野兽的肉体便于在火上烧烤食用。同时,剩余的食物需要储藏起来。正因为如此,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定居生活的需要,人们对于烹调、盛放和储存食物及汲水器皿的需要越来越迫切。从而促使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陶器。陶器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生产斗争中辛勤劳动的结果。从民族学和考古学上都可以得
到充分的物证。
中国最早的陶器出现于何时呢?中国古代有着“黄帝以宁封为陶正”(黄帝命宁封为制陶的官)、“舜陶于水滨”(舜在水滨制陶)等传说。然而,从近几十年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目前发现的最早陶器实物,要比传说中的“黄帝”时代早上三、四千年。约在89千年以前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生活用具。这时的陶器由于烧造工艺的不同,
f还出现了红陶、灰陶和黑陶等不同品种的陶器。与此同时,人们为防止陶器经火烧或水浸泡断裂,而在泥土中加入砂子,烧制成泥质夹砂灰陶和夹砂红陶。此类陶器多用于烹调器、汲
水器和大型容器。故又有泥质陶和夹砂陶之分。
陶器的出现,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陶制的纺轮、弹子及陶刀之类的工具,也陆续在生产中发挥作用。因此陶器迅速成为生活必需品,受到了应有的重
视,于是制陶业很快发展成为新石器时代一项重要的手工业。
考古发掘充分表明,在我国新石器时代一开始,许多地区就开始了陶器的制作,这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原始父系氏族社会和奴隶社会的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