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服务的,而不是相反。r
三、虚张r
虚张的特点是虚假,主要有两种表现。夸大其词是虚张的一种主要表现。做了三分成绩,却说是十分,但对缺点和不足是尽量掩盖和缩小。虚张声势是虚张的另一种主要表现。虚张声势与夸大其词有所不同。夸大其词是在原有基础的放大,而虚张声势就有些离谱。虚张声势是无中生有,是声东击西。明明实质内容一点没有,说起来却是天花乱坠。明明目的是个人利益,却要说成是为公共利益奋斗。虚张声势实质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r
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在向有关方面汇报工作时,这种虚张的现象是实际存在的。产生这种虚张现象的原因与监督机制不健全是密切相关的。监督的形式主义必然导致实际工作的形式主义。形式主义作风是产生虚张现象的温床。r
r
虚伪是一种社会异化和浮肿现象,其对社会发展的危害是巨大的。r
一、不利于公民的道德建设。虚伪的实质是不真诚。真诚是道德的基础。儒家讲仁、义、礼、智、信,但真诚是实现这些道德境界的基础条件。仁、义是真诚的提升,真诚是仁、义的底蕴。没有真诚,何谈仁、义。礼和真诚相比,礼是外在的,真诚是内在的。没有内在的真诚,礼只有形式而无实质。礼只有以真诚为支撑,礼才能将形式与实质统一起来。另外,有了真诚,智的发展就是健康的,否则,无真诚的智就只能是骗人的把戏,就只能是坑蒙拐骗和假冒伪劣。英国谚语:虚伪鼓动我们把自己的罪恶用美德的外衣掩盖起来,企图避免别人的责难。俄罗斯谚语: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印度谚语:虚伪的真诚,比魔鬼都可怕。r
二、不利于社会的制度建设。真诚也是社会发展的秩序保证。有真诚,则个人与社会的承诺就能得到遵守,而遵守承诺则社会有机体运行就会有秩序。这样,对于一个社会竞争主体而言,预期就有价值,契约就能得到有效执行,交换和合作就能得到顺利实现,资源就可在不同空间和时间内得到有效配置。法治本质就是要求每一个人遵守众人的约定。所以,有了真诚,法治社会也就有了保证,法律就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再完备的法律,也不可能穷尽所有可能的情况,所以,外在的法律形式必须与内在的真诚世界和个体自觉有机结合,才能使法治走向更加完善的程度,也才能使法治社会的运行成本更小和运行更高效化。r
三、造成社会资源的无意义消耗。格拉宁说:虚伪不可能创造任何东西,因为虚伪本身什么也不是。泰戈尔说: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力中而变成真实。虚荣心强的人,不太会客观考虑实际的需求,而考虑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