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考】2016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第3单元第1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
一、选择题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在培养有R型细菌的1、2、3、4四个试管中,依次加入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的DNA、DNA和DNA酶、蛋白质、多糖,经过培养,检查结果发现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的是
A.3和4B.1、3和4C.2、3和4D.1、2、3和4答案D解析2、3、4三个试管内只有R型细菌,因为没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都不会发生转化。1号试管因为有S型细菌的DNA,所以会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但是发生转化的R型细菌只有一部分,故试管内仍然有R型细菌存在。2.2014滨州一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均不能证明的是A.DNA可以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C.DNA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D.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答案D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大多数生物遗传物质为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两实验均不能证明此结论,D项正确。3.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个选项
答案B解析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4.赫尔希和蔡斯通过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以下实验步骤的先后顺序为①用分别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
1
f②利用培养细菌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③用噬菌体分别与含有35S和32P的细菌混合培养④用含35S和32P的噬菌体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⑤放射性检测⑥离心分离A.①③④⑥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②①③⑤④⑥答案A解析噬菌体不能用一般培养基培养,应先获得分别由35S和32P标记的细菌,再让噬菌体分别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细菌,从而获得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再离心分离,最后进行放射性检测。5.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方法是同位素示踪法B.用含32P的培养基直接培养噬菌体,即可将32P标记至噬菌体的DNA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一段时间后离心,结果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D.噬菌体侵染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