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教学重难点: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春雷的声音春水的声音春雨的声音春风的声音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2.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3.设问: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4.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2
f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5.学唱歌曲第二部分: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6.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7.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8.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9.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设问: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10.听《春》的主题音乐。设问: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说说你的感受。11.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12.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13.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14教学小结。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四首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2.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教学重难点:1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教学过程:1.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3
f2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