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概念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
摘要主要探讨生物概念学习和科学思维方法指导的整合,总结生物概念教学思维方法策略,以达成概念学习与学生能力发展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
概念学习
科学思维训练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
G63391
生物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因此,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教师充分把握好生物概念形成和生物学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知识教学中渗透科学思维方法培养,能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生物概念的同时,逐步熟悉和掌握生物学研究方法,
1
明确能力目标。制定思维训练计划
无论是布卢姆还是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都强调学生学习前的认知状态、学习动机、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程度、学习的连续性。学生习得新信息主要取决于他们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意义学习是通过新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概念相互作用才得以发生。建构主义理论则关注学习
f者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更加强调学习的主观性、社会性和情景性,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学习新概念之前,教师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教材中所包含的科学思维方法,确立清晰的思维培养目标,在备课时制定思维方法训练计划,在教学中有计划的落实。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明确自己的学习过程运用了哪些科学思维方法,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让概念的构建与能力的培养达成双赢。
2
做好学情分析,提高训练计划有效性
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局限及生活经验的影响,使其对生物学中很多重要的概念存在片面的理解,因此,对概念学习前的学情了解极为重要。教师通过提问、谈话及简单的问卷等形式,引导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思考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学习所应用的知识,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例如对“光合作用”的学习中,往往发现学生对于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二者的关系缺乏全面的认识;部分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等。在讲授新课之前,提出如“在有光能的情况下,叶绿素与二氧化碳结合产生葡萄糖和水,这样的说法正确吗”绿色
f植物不论何时,光合作用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吗”教师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问题,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与前概念。不同的学习内容所涉及到的科学思维方法也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也要顺应调整,教师对学生易产生混淆的认识有比较具体的了解,才能有的放矢,采用最佳的教学策略。
3
结合科学史,展现科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