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临界转速当转子的转速达到自身产生弯曲共振时的转速,称为临界转速。转子经过临界转速时,转子产生的弯曲振型数,取决转子转速与转子自振频率相一致的数量。一般来说转子的转速低于它的自振频率的70时,认为它是一个刚性转子,而高于它的自振频率的70时,认为它是一个挠性转子。由于转子的转速升高通过它的自振频率而产生弯曲或变形时,转子的重心就会偏离转子的转子的转动中心线,产生新的不平衡状态。
第二章如何识别动不平衡问题不平衡问题的主要特征
4
f技术讲课教案
振动频谱典型特征:不平衡问题通常是较高的转频振动占主导,一般其转频振动成份大于或等于其通频振动的80以上。不平衡力具有一定的方向性,离心力在径向基本是均匀的,轴及支承轴承的运动轨迹近似为一个圆,然而,由于轴承座的垂直支承刚度大于水平方向,所以正常的轴及支承轴承的运动轨迹为椭圆,即正常情况下水平方向振动要比垂直方向振动大15到2倍,若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存在其它问题,特别是可能存在共振问题。径向与轴向振动比较,当是不平衡问题占主导时,径向振动(水平和垂直)要比轴向方向的振动大得多(悬臂转子除外)。悬臂转子不平衡问题的方向性,通常情况下,径向和轴向振动都比较大,它是静不平衡和力偶不平衡同时存在,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二平面进行平衡修正。有不平衡振动问题转子,其振动相位是稳定和可重复的。不平衡问题会促使共振幅值增大,如果转子的工作转速比较靠近其系统自振频率处的共振点时,少量的不平衡振动会增大10到50倍。转子不平衡问题的相位表现,在转子输入、输出端轴承水平方向测量得到的相位差与在转子输入、输出端轴承垂直方向测量得到的相位差基本相等(30°)否则主要问题不
5
f技术讲课教案是动平衡问题。例如,如果在一个电机的输入、输出端轴承水平方向测量得到的振动相位差为30°,而在其输入、输出端轴承垂直方向测量得到的振动相位差近似为150°,则工程师企图对这个转子实施动平衡操作,似乎是在浪费时间。
第三章引起转子不平衡的原因装配错误,安装时一个零件的质量中心线与转动中心线不重合。铸造气孔装配误差半键问题转子变形,由于残余应力、受热不均等引起转子变形。转子上有沉积物设计不均称,如电动机转子绕线一侧与另一侧是不均称的。
由以上原因引起转子某种程度的不平衡问题,分布在转子上的所有不平衡矢量的和可以认为是集中在“重点”上的一个矢量,动平衡就是确定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