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参数设置和加工程序设置。加工程序设置包括刀具转速、切削用量、进给率、切削间距和安全高度等参数。这是数控编程中最关键的内容。
113数控加工程序编制
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步骤:一.工艺方案分析
确定加工对象是否适合于数控加工(形状较复杂,精度一致要求高)毛坯的选择(对同一批量的毛坯余量和质量应有一定的要求)。工序的划分(尽可能采用一次装夹、集中工序的加工方法)。
二.工序详细设计
工件的定位与夹紧。
f工序划分(先大刀后小刀,先粗后精,先主后次,尽量“少换刀”)。
刀具选择。
切削参数。
工艺文件编制工序卡(即程序单),走刀路线示意图。程序单包括:程序名称,刀
具型号,加工部位与尺寸,装夹示意图
三.编写数控加工程序
用MasterCAM设置编出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代码(G,S,M)与程序格式。
后处理程序,填写程序单。
拷贝程序传送到机床
程序校核与试切。
114刀具路径仿真
由于零件形状的复杂多变以用加工环境的复杂性,为了确保程序的安全,必须对生成的刀具路径进行检查。主要检查的内容有加工过程中的过切或欠切、刀具与机床和工件的碰撞问题。CAM模块提供的刀具路径仿真功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对加工过程的仿真,可以准确地观察到加工时刀具运动的整个情况,因此能在加工之前发现程序中的问题,并及时进行参数的修改。
115后处理技术
后处理是数控编程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将通用前置处理生成的刀位路径数据转换成适合于具体机床的数控加工程序。后处理实际上是一个文本编辑处理过程,其技术内容包括机床运动学建模与求解、机床结构误差补偿和机床运动非线性误差校核修正等。
在后处理生成数据程序之后,还必须对这个程序文件进行检查,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对程序头和程序尾部分的语句进行检查。
后处理完成后,生成的数控程序就可以运用于机床加工了。
12顺铣和逆铣的特点及选用原则
一.顺铣和逆铣的特点(1)逆铣时,每个刀的切削厚度都是由小到大逐渐变化的。当刀齿刚与工件接触时,
f切削厚度为零,只有当刀齿在前一刀齿留下的切削表面上滑过一段距离,切削厚度达到一定数值后,刀齿才真正开始切削。顺铣使得切削厚度是由大到小逐渐变化的,刀齿在切削表面上的滑动距离也很小。而且顺铣时,刀齿在工件上走过的路程也比逆铣短。因此,在相同的切削条件下,采用逆铣时,刀具易磨损。
(2)逆铣时,由于铣刀作用在工件上的水平切削力方向与工件进给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工作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