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适应需求变化
D.瀑布模型减少技术、应用风险,增量模型增大技术、应用风险
10.面向对象分析中,对象模型描述了系统的
A.静态结构
B.动态结构
C.控制结构
D.顺序结构
二、填空题
1.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面向
的开发方法。
2.过程设计语言是用于描述模块
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3描述加工逻辑一般用以下三种工具:结构化语言、判定表和
。
5
f4若某个加工将它的输入流分离成许多发散的数据流,形成许多加工路径,并根据输入的值选择其中一
个路径执行,这种特征的DFD称为
_的数据流图。
5测试用例应由输入数据和_
两部分组成。
6测试的模块往往不是独立程序,需要为被测试模块设计若干辅助模块,其中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下级
调用模块称为
模块。
7RUP的突出特点是一种以用况(UseCase)为驱动的、以体系结构为中心的、
。
8RUP的迭代增量式开发,是
的一个变体
9在RUP中,规定了四个开发阶段:初始阶段、精化阶段、
和移交阶段。
10.PAD图是日本日立公司提出的一种
工具。
三、名词解释
1软件需求
2数据字典
3.模块化
4测试覆盖率
四、简答题
1简述需求的基本性质
2以结构化分析方法建立的系统模型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3说明用况之间有哪几种关系,说明每种关系的含义。
4结构化设计中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五、应用题
1.根据下列事务型的数据流图,设计出初始软件结构图。
软件系统开发技术试题(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设计软件结构一般不.确定D
6
fA模块之间的接口
B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C模块的功能
D模块内的局部数据
2软件结构化设计中,好的软件结构应该力求做到B
A顶层扇出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B顶层扇出较高,中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高扇入
C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高扇入
D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入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3两个模块都使用同一张数据表,模块间的这种耦合称为A
A公共耦合
B内容耦合
C数据耦合
D控制耦合
4划分模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B控制范围应在其作用范围之内
C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互不包含
D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不受限制
5重用率高的模块在软件结构图中的特征是B
A扇出数大
B扇入数大
C扇出数小
D内聚性高
6面向对象建模得到的三个模型,其中核心的模型是A
A对象模型
B功能模型
C逻辑模型
D动态模型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