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
作指导
如何写作“托物言志”的文章
教学目的:“托物言志”状物时要经过自己真正的观察和感受,写生动写细致。要注意状物的顺序性和目的性;志不恰当或没有志的,有志尽量要再写到“人”“物”是躯体,;“志”是灵魂,不能本末倒置;选物、言志要有个性,志要有时代气息。教学重点:掌握托物言志的方法,既要托物又要言志。教学难点:既要托物又要言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理解感知:(出示幻灯片)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的豪情壮怀。阅读理解:(出示幻灯片)一、请阅读下面诗歌,看看诗歌描写了什么形象?有什么象征含义?1、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骆宾王的境遇)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的人格)3、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及革命者坚强不屈的精神)4、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不向世俗献媚高尚情操)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坚定顽强的精神)6、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虽遭摧残但仍坚守节操高尚情操)7、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坚贞不出、洁身自好高尚品质)8、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宁死不屈、忠于故国的高尚节操)二、阅读下面文章片段,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在房屋的墙面上、房顶上;在花园的栅栏上、篱笆上,爬着一种绿色的植物,这就是“爬山虎r